遵義、貴陽“雙龍會” 發現貴州“地下黃龍”奇觀
前一陣子,貴州遵義的洞穴攝影師趙揭宇向我展示了一幅新作。照片中,一個高大的金色洞廳里,一灣灣泛著翡翠光芒、晶瑩碧透的水池子,嵌滿了整個洞道底部,像層層疊疊的梯田,又像鱗片僨張的巨龍。趙揭宇雙眼不離圖片,似在回憶又像在暢想:“你看這里,像不像‘地下黃龍’?”

猶如巨龍身上連綿的金色鱗片、又似仙人法術幻化的層層梯田,在地下深處的洞穴大廳中,一片連續分布的邊石壩景觀赫然出現在了人們面前。一般情況下,溶洞中的邊石壩或是規模較小、分布零散,或是壩體淺薄細小、壩池干枯缺水,像照片中這樣石壩鱗次櫛比,池水波光瀲滟,堪與四川黃龍五彩池相比的,實在是難得一見。
“地下黃龍”?這個說法真是形神兼備,令人擊節嘆賞。我知道他說的“黃龍”,是指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岷山主峰雪寶頂之下,以金黃色的鈣華連綿分布、形成色彩豐富的五彩池而聞名于世的黃龍風景區。黃龍的五彩池,從喀斯特沉積類型來看,屬于邊石壩,即指在坡地或溝谷中大量結晶型鈣華快速沉積而形成的小型梯田狀地貌的石埂邊壩。在黃龍的核心景區中,3.6公里長的范圍內,邊石壩及其形成的彩池數多達3400余個。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15274974774